您的位置: 首页 >质监投诉>详细内容

让文物亮起来、活起来

来源:晋中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3-09-07 浏览次数: 【字体:

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刚刚结束的市委五届六次全会指出,加快优秀历史文化创造性转化、创造性发展,提升文化遗产和文物保护传承利用水平,把晋中文旅王牌打得更加出彩,夯实转型发展的重要支撑。

晋中文旅发展,丰富的文物资源储备是基础。这些宝贵的、不可再生的资源,有的已经成为各级文保单位,有的仍需要各级文物部门进一步去发掘和发现。

8月8日,国家文物局发布了《关于开展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准备工作的通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2023年将启动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距离第三次文物普查结束,已经过去了12年,对文物进行再次普查,显然十分必要。

多年来,我市在文物保护和利用上,深抓落实,成绩斐然。

创新落实,让文物亮起来

如何做到文物保护利用工程与文物考古勘探工作齐抓共管,政策任务落实与机制方法创新齐头并进?我市文物部门紧扣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主题,推动文物管理制度化、法治化建设。

近年来,我市先后出台《晋中市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十八条措施》《晋中市基本建设用地考古前置实施办法》《关于印发推动全市文物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等一系列影响长远、意义重大的政策性文件,明确全市文物保护利用工作总纲领,为持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在晋中落地生根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2年底,山西省首次明确充分利用政府一般债券全面加强低级别不可移动文物保护,为我省低级别不可移动文物发生历史性变化创造了历史性机遇。我市积极推进利用政府一般债券支持低级别文物保护工作,争取和落实资金(特别是利用好政府一般债券)实施低级别文物保护项目,做好工程质量管理,提高资金绩效。上半年,市文旅局成立专班,加强工程管理,建立了包县指导、进展调度、项目报备等机制,协调市财政下达2400余万元政府一般债券,用于低级别文物保护工作。

文明守望,让文物活起来

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将在3至4年全面掌握不可移动文物的数量、分布、特征、保存现状、环境状况等情况,并建立国家不可移动文物总目录。第三次文物普查结束,已经过去了12年,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中,我市共普查登记不可移动文物5539处。其中,复查1541处、新发现3998处,新发现文物占普查总量的72%。从数据上可以看出,新发现文物占比很高,足见文物普查十分重要和必要。

文物修缮不是一劳永逸,必须实时观测和定期维护,才能确保文物安全。今年,我市着力推进平遥城墙、双林寺、镇国寺、日昇昌票号旧址四处“国宝级文物”保护工作,大力推动左权、昔阳两县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创建工作,在保护修缮、研究阐释、展示利用等方面形成晋中特色,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在深入挖掘文物价值、扩大文化影响力上,积极开展文物专题课题研究,创新文物价值传播方式方法,持续扩大晋中历史文化影响力。利用节假日、重要纪念日等节点,举办青少年活动、讲座以及临时展览,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022年以来,市、县博物馆举办各类展览70余场次,全市多家文物点推出的线上直播、短视频等阅读、观看量超过320万人次。昔阳县博物馆讲解员刘佩佩入选国家文旅部2023年全国红色旅游“五好”讲解员培养项目,山西入选4人,我市首次入选。与太原理工大学合作开展“百人千处”文物保护与利用“青春兴晋”专项社会实践活动,成为文物保护、千人助力的生动研究典范,促使全市文物整体性保护和有效性利用得到全面提升。

利用红色资源,做好革命精神传播。充分利用丰富的红色资源,积极打造党史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等,面向广大党员干部、青少年、人民群众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党的历史教育,发扬革命精神,传承红色文化。依托左权革命文物保护示范区建设,聚焦八路军前方总部旧址、左权将军殉难处、晋冀鲁豫边区临时参议会旧址优秀核心资源点,深入发掘重点红色革命文物的革命精神和文化内涵,打造麻田八路军前方总部旧址陈展、西河头一二九师司令部旧址陈展、太行奶娘、十字岭战役等多个具有鲜明特色的革命旧址陈列及专题展览,推动革命文物和红色旅游深度融合,串联并带动区域内其他革命遗址遗迹,构建“红色革命文物+旅游+服务+N”的复合型文旅产业体系,开展十字岭战役历史文化园、麻田红色特色小镇、桐峪红色民主小镇示范工程,形成红色旅游精品线路,让革命文物“活”起来、“智”起来、“动”起来,实现红色文物资源由点向面突破,带动红色旅游发展。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进入新时代,文化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一抹厚重的底色。晋中地域广阔,文物资源丰富,要让文物亮起来、活起来,将晋中丰富的文化资源优势转变成高质量发展优势。